·中国临床试验实施质量基本达到国际水准,国内核查标准比FDA更严格;·监管方对科学性的重视提升,是临床试验行业的重大利好;·新药研发要打破“交棒模式”,全链条融合提高转化率;·建立专职临床试验团队和研究型病房,重视CRC群体、改善其工作条件。近期,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GCP中心李宁教授等在《中华肿瘤杂志》发表《基于科学监管体系的中国药物
5月20日为“国际临床试验日”。近年来,我国新药临床试验数量增长显著,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CDE)发布的最新相关数据—《中国新药注册临床试验进展年度报告(2021年)》显示,2021年中国药物临床试验登记数量首次突破3000项。与此同时,部分临床试验仍聚焦热门靶点,同质化较为明显。此外,由研究者发起的临床研究(IIT)仍较少。新药临床试验数量增长与同质化并存近年来,我国新药
医疗器械临床机构的选择1、医疗器械临床试验机构目前没有专门进行认定,申办者在医疗器械临床试验机构资质认定相关规定出台前,仍然选择经国务院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会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开展临床试验(医疗器械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实施通知食药监办械管〔2016〕41号)。2、在进行医疗器械临床试验时,可以不受药物临床试验机构认定科室范围限制。3、药物临床试验机构目录
【前 言】医疗器械临床试验是医疗器械上市前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各国和地区均发布了相关法律法规文件,如欧洲最早在1948年发布的《纽伦堡法典》奠定人体研究基础,1964年《赫尔辛基宣言》发布确定人体医学研究的基本原则和依据,1977年FDA颁布《联邦管理法典》,首次提出了“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GCP)”。我国原卫生部1998年颁布《药品临床试验管理规范》, 我国医疗器械临床试验
有数据显示,国外研发一款新药平均周期超过10年,国内一款创新药平均研发时间是12年-15年,这其中,Ⅰ、Ⅱ、Ⅲ 期临床试验所耗费的时间最长,一般会经过3-7年的时间。 Ⅰ、Ⅱ、Ⅲ 期临床试验可以理解成是药物离开实验室,进入人体进行疗效观察的阶段。虽然同为临床试验,但这三个阶段的试验目的并不相同。 Ⅰ期临床试验在正常人群中开展,参加试验的受试者在20-100人之间,其目的是进行初
4月16日下午,汉川市人民医院在学术报告厅召开了国家临床试验机构备案启动会暨培训会。医院部分院领导、临床试验机构办公室、伦理委员会全体成员、备案科室主要研究者及北京精驰医疗科技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申俊凯参加了会议。汉川市人民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徐晓鸿主持了会议。汉川市人民医院院长熊勇致辞。他表示,目前医院拥有先进的设备、优秀的专家,具备启动GCP项目建设的客观条件,GCP项目建设
导读 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承担着沉重的癌症负担,癌症类型广泛,包括一些独特类型,这为药物研发提供了独特的环境。 近年来,中国在肿瘤药物研发和临床试验方面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为肿瘤药物的研发和治疗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3月28日,知名期刊Cell发布了中山肿瘤防治中心徐瑞华教授等人一篇综述“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in oncolog
4月11日至12日,2024年全国药品监管科技工作会议在重庆召开。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按照全国药品监督管理工作会议的总体部署,总结2023年工作,分析当前形势,部署2024年重点任务。国家药监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赵军宁出席会议并讲话。重庆市政府副市长但彦铮出席会议并致辞。会议特别邀请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中国工
宁津人医:临床试验机构广受追捧的“背后” 很多人一直想了解临床试验机构对给医院带来什么样的影响,今天我们就来看,由精驰辅导完成临床试验机构备案的医院到底发生了什么...接下来是由健康县域传播发布的内容:从2022年4月正式成立到现在,短短两年的时间,山东省宁津县人民医院的国家药物和医疗器械临床试验机构就已声名远播。《健康县域传播平台》从医院官网获悉,仅在刚刚过去的3月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