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药物临床试验专业组科室主任的领导下,参与药物临床试验日常工作的开展。2.负责接待申办者公司人员。3.负责专业组与机构办公室、申办者间联系工作及文件、资料的传达工作;协助报告、解决专业组在临床试验过程中的具体问题。4.负责计算临床试验项目检查费用,拟定或初步审查临床试验协议后提交机构办复核。5.负责专业组各项会议的安排和记录。6.协助专业组科室主任负责与各级主管部门的具体工
2005年WHO成立的国际临床试验注册平台,旨在让任何临床试验在开始实施前在公共数据库上公开所有设计信息,并跟踪已注册试验的结果,为达到信息共享和临床研究透明化的目的。临床试验注册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各国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负责的新药为准备上市而开展的临床试验注册,注册机构为各国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另一类为药品上市后临床试验和其他类型临床试验(循证医学研究、流行病学研究等),在
上市后临床试验,也称为IV期临床试验,是新药上市后的一个重要研究阶段。这一阶段旨在进一步评估药物在广泛使用条件下的疗效、安全性以及最佳使用方案。以下是关于上市后临床试验的详细解释:定义上市后临床试验是指在新药获得上市许可后,由申请人(如制药公司)进行的应用研究阶段。这一阶段的试验目的是收集更多的临床数据,以全面评估药物在普通人群中的疗效、安全性以及可能出现的长期效应或罕见不良反
(一)临床试验实施前,研究者应当获得伦理委员会的书面同意;未获得伦理委员会书面同意前,不能筛选受试者。(二)临床试验实施前和临床试验过程中,研究者应当向伦理委员会提供伦理审查需要的所有文件。1. 临床试验前的沟通伦理审查申请:在临床试验实施前,研究者需要向伦理委员会提交详细的伦理审查申请,包括研究方案、知情同意书、研究者资质等相关文件。获得书面同意:伦理委员会会对提交的资料进行
当受试者参加非治疗性临床试验,应当由受试者本人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同意和注明日期。只有符合下列条件,非治疗临床试验可由监护人代表受试者知情同意:临床试验只能在无知情同意能力的受试者中实施;受试者的预期风险低;受试者健康的负面影响己减至最低,且法律法规不禁止该类临床试验的实施;该类受试者的入选巳经得到伦理委员会审査同意。该类临床试验原则上只能在患有试验药物适用的疾病或者状况的患者中
PI的职责:(1)负责临床试验方案、CRF、知情同意书等文件的起草或审核、修改;(2)组织临床试验前试验方案培训;(3)监督、指导研究者按照试验方案进行临床试验;(4)负责做出与临床试验相关的医疗决定;(5)负责临床试验中出现不良事件的判断、报告以及组织抢救治疗;(6)负责协调与临床试验有关的科室和所需配备;(7)负责向伦理委员会汇报试验方案、知情同意书等相关内容;(8)保证试
(1)研究者和临床试验机构应当具有完成临床试验所需的必要条件:(一)研究者在临床试验约定的期限内有按照试验方案入组足够数量受试者的能力。(二)研究者在临床试验约定的期限内有足够的时间实施和完成临床试验。(三)研究者在临床试验期间有权支配参与临床试验的人员,具有使用临床试验所需医疗设施的权限,正确、安全地实施临床试验。(四)研究者在临床试验期间确保所有参加临床试验的人员充分了解试
研究者手册(InvestigatorBrochure,IB)为一份全面的有关试验用药物临床与临床前物理、化学及药理学资料的汇编。其主要内容包括:•概要:对新药在不同研究阶段所得出的物理、化学、药理、药学、毒理、药物代谢动力学、代谢及临床资料的简要概述;•介绍:化学名、通用名、被批准的商品名、活性成分、适应证等;•物理、化学和药物特性及处方;•临床前研究:临床前药理学、毒理学、动
严格遵守试验方案在科学研究、临床试验、产品开发以及任何需要系统性测试和验证的领域中都是至关重要的。以下是几个主要原因:确保科学性和可靠性:试验方案是基于科学原理、先前研究和假设精心设计的。它规定了试验的目的、方法、步骤、数据收集和分析方法等。严格遵守方案可以确保试验的科学性和可靠性,减少因人为因素或随意更改导致的偏差和错误。保护受试者或参与者的权益:在临床试验或涉及人类参与者的
①优效性(superiority)检验目的:显示试验药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药,包括:试验药是否尤于安慰剂;试验药是否优于阳性对照药;或剂量间效应的比较。②等效性(equivalence)检验目的:确认两种或多种治疗的效果差別大小在临床上并无重要意义,即试验药与阳性对照在疗效上相当。③非劣效性(non-inferiority)检验目的:显示试验药的治疗效果在临床上不劣于阳性对照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