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医院药房,每天会处理无数张普通处方。但当一份顶部清晰印着 “临床试验专用” 的处方递到我手中时,我的工作状态会立刻切换——因为它代表的是一套完全不同的、极其严谨的流程。
这张处方,是研究药物从仓库到受试者体内这个关键环节的 “法律文件”和“导航图” 。那么,一份合规的临床试验专用处方,必须包含哪些内容呢?
它的核心目的,是确保 “正确的受试者,在正确的时间,用到正确剂量和规格的研究药物” ,同时保证整个过程的盲态(如适用)和可追溯性。
以下是一份合规处方必须包含的要素,您可以将其视为一份核查清单:
1. 受试者唯一标识信息
受试者筛选编号:这是最重要的信息!绝不能使用患者真实姓名或住院号,必须使用其在临床试验中的唯一编码(如:001-2023)。
随机号/治疗编号:在双盲试验中,这个号码直接关联到特定的药物编盲盒,是保证盲法不破的关键。
2. 试验项目唯一标识信息
试验方案编号/代码:一个简洁唯一的方案ID,用于快速识别这是哪个项目。
试验方案名称:完整的方案名称,作为辅助信息。
3. 用药细节与周期
试验用药品名称与规格:写明药品代号(如“ABC123片”)和规格(如“10mg/片”)。在盲法试验中,这里只会写“试验药A”或类似描述。
用药剂量与频率:必须非常精确(如:每次2片,每日一次)。
治疗周期/访视:明确本次用药对应的是第几周期或哪一次访视(如:治疗周期第2周期)。
4. 处方者信息与授权
主要研究者(PI)或授权研究者签名:处方必须由经过方案授权的研究者开具并签字。这是法律和GCP的强制要求,证明用药决定是由合格的研究者做出的。
开具日期:记录处方开具的具体时间。
5. 药房处理记录(可选但建议)
发药人签名与日期:药房药师在发放药物后签名并注明发药日期。
药品批号/药物编号:药房在发药时,会记录下发出的具体药物批号或编号,实现最终溯源。
为了更直观地展示这些要素如何协同工作,特别是在保护受试者隐私和维持盲态方面的设计,下图模拟了一份典型双盲试验处方的信息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