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项目做完了,受试者出组了,数据也交上去了……这下总该结束了吧?
作为交付讲师,我必须说:真正的收官之战,现在才刚刚开始。 “结题”这个环节,恰恰是最能看出一家医院临床研究管理是否规范、严谨的试金石。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常常被低估,却至关重要的「结题流程」。
结题不是简单的“关门大吉”,它的核心使命是:
确保数据完整、准确、可追溯。
保障受试者权益与安全有始有终。
履行伦理与监管的最终责任。
将研究资料转化为可复用的知识资产。
整个流程围绕着数据、药品、文件和伦理四大关键要素展开,其核心协作关系如下图所示:
第一步:数据锁定与答疑
动作:申办方/CRO将锁定临床数据库,意味着数据不能再修改。随后,他们会发出一份份 “数据质疑”——这是正常流程,旨在确保录入的数据与原始病历一致。
研究团队任务:协同CRC,根据原始病历,逐一、及时地回复并解决所有数据质疑。这是保证您的研究数据真实可靠的最后一道,也是最重要的一道防线。
第二步:研究物资清点与回收
动作:清理研究现场。
具体工作:
剩余试验用药/器械:核对数量,办理退还或销毁手续,并保留完整记录。一支药都不能莫名其妙地“消失”。
剩余物资:回收并处理所有未使用的知情同意书、CRF表等。
第三步:撰写与审核《临床试验总结报告》
动作:申办方会基于锁定的数据,出具一份详尽的《临床试验总结报告》。
研究者的关键职责:主要研究者(PI)必须亲自审阅并签字确认这份报告! 这意味着您对报告中的数据和结论负责。这是您作为研究者的核心学术责任,切勿草率签字。
第四步:伦理结题报告与文件归档——价值的沉淀
向伦理委员会报告:向伦理委员会提交研究完成的函件,有时还需要提交一份《研究完成备案表》。
文件归档——结题的王牌动作:
将所有与研究相关的原始文件,分门别类,整理成两大卷宗:
机构档案:交由医院临床试验机构统一保存。
研究者文件夹:由研究团队自行保存。
归档内容:从立项批件、伦理批件、研究者简历、知情同意书、原始病历,到总结报告,形成一条完整的、可追溯的证据链。根据GCP规定,这些文件需保存至临床试验终止后至少5年。
一个完美结题的项目,是您和研究机构最宝贵的“信用资产”。它向申办方证明了您的执行力和严谨度,为下一次合作铺平道路。
结语
所以,当最后一个受试者结束访视时,请告诉自己:胜利在望,但尚未成功。用专业和耐心跑完“最后一公里”,让每一项艰辛的研究,都能获得它应有的尊重与价值。
关于我
精驰医疗GCP,一个专注于让临床试验流程“始于规范,终于卓越”的交付讲师。关注我,持续收获让临床研究管理更丝滑的实战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