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试验的记录和报告是证明研究合规性、数据可靠性的关键证据,也是监管机构核查的重点。无论是纸质记录还是电子数据,都必须符合GCP(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和监管机构(如FDA、NMPA、EMA)的严格要求。
临床试验的记录必须完整反映试验的每个环节,主要包括:
知情同意书:签署版本、修订记录、重新同意文件(如适用)
病历报告表(CRF):所有访视数据、不良事件(AE)、合并用药
原始医疗记录:门诊/住院病历、检验报告、影像学资料(需与CRF一致)
药物管理日志:发放、回收、销毁记录(需精确到剂量、批号、时间)
生物样本追踪:采集、处理、储存、运输记录(含温度监控)
设备校准与维护:如离心机、冰箱、体温计的校准证明
监查访视报告(MV Report):CRA的核查记录及整改情况
方案偏离报告:任何违反方案的操作及处理措施
稽查文件(如适用):内部或第三方稽查的发现与CAPA(纠正预防措施)
签名与日期:所有记录需由执行者签名并注明日期(电子记录需合规电子签名)
修改规范:错误处划单横线(不涂黑),旁注修改原因、日期及修改人签名
语言要求:通常需用本国语言记录,国际多中心试验需提供翻译版本
21 CFR Part 11(FDA):电子系统需具备审计追踪(Audit Trail)、权限控制、数据防篡改功能
ALCOA+原则:
Attributable(可归因):明确记录创建者/修改者
Legible(清晰可读):避免模糊或歧义
Contemporaneous(及时):实时记录,禁止事后补记
Original(原始):保留第一手数据
Accurate(准确):与实际情况一致
+完整性、持久性、可用性
源数据验证(SDV):确保CRF数据与原始病历一致(如血压值、实验室结果)
逻辑校验:如访视日期是否符合方案要求,药物剂量是否合理
缺失数据处理:明确标注“未检测”“未完成”并说明原因(非简单留空)
问题 | 合规做法 |
---|---|
事后补记 | 使用带时间戳的电子系统或现场记录 |
数据涂改 | 采用单横线划改+签名+日期 |
记录缺失 | 建立检查清单(Checklist)确保关键步骤无遗漏 |
常规要求:试验结束后至少保存5年(ICH GCP)或更久(如中国要求上市后5年)
特殊案例:基因治疗、儿科试验等可能需延长至15~30年
纸质文件:防火防潮档案室,专人管理
电子数据:云端或本地服务器备份,定期验证可读性
混合模式:扫描纸质文件生成电子档案(需确保清晰度)
必备文件:试验方案、伦理批件、研究者手册、统计分析报告(CSR)
补充文件:监查报告、稽查报告、质量保证记录
临床试验记录与报告不仅是监管审查的依据,更是保护受试者权益、保障数据真实性的基石。研究者需牢记:
“没有记录就等于没有发生”——所有操作必须留痕;
“真实优于完美”——即使数据不理想,也不得选择性记录;
“可溯源是生命线”——从受试者签署同意书到最终数据锁库,全程需可追踪。
随着电子化系统的普及,未来临床试验记录将更高效、透明,但核心原则——ALCOA+永远不会过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