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临床试验中,“超窗”(Window Period Violation)通常指受试者的访视或评估未按方案规定的时间窗(如±3天、±7天等)完成。是否认定为方案违背(Protocol Deviation)或方案违背(Protocol Violation),需结合具体情况进行判断
方案违背(Protocol Deviation):
指任何未遵循试验方案、GCP或伦理要求的行为,但未必影响受试者权益或数据完整性。
超窗通常属于轻度方案违背,尤其是因非主观原因(如受试者个人事务、节假日)导致的轻微时间偏差。
重大方案违背(Major Protocol Violation):
若超窗导致以下后果,可能升级为重大违背:
影响主要终点评估(如错过关键疗效/安全性检测时间点)。
导致受试者接受错误治疗(如延迟给药影响疗效)。
频繁超窗提示研究中心管理不善。
方案明确定义的时间窗:
若方案明确允许±X天的灵活性,且超窗在允许范围内,则不构成违背。
若方案未明确时间窗,需参考行业惯例(如ICH-GCP)或与申办方/伦理委员会沟通。
超窗的临床影响:
无影响:如随访访视延迟1天且不影响数据收集。
有影响:如错过药代动力学(PK)采血时间点,导致数据不可用。
记录与报告:
所有超窗均需在原始病历和病例报告表(CRF)中记录,并说明原因。
根据严重程度,按中心/SOP要求向伦理委员会或申办方报告(通常仅重大违背需立即报告)。
统计分析:
若超窗影响主要终点,需在统计分析计划(SAP)中预先定义处理方法(如敏感性分析)。
预防措施:
优化访视安排(如短信提醒、弹性时间窗)。
对研究中心进行培训,强调时间窗重要性。
ICH-GCP:要求研究者严格遵循方案,任何偏离需评估是否影响受试者权益或数据可靠性。
FDA/EMA:在核查中可能关注频繁超窗是否反映整体试验质量问题。
超窗通常属于轻度方案违背,但需根据方案定义、临床影响及频率综合判断。
关键原则:
透明记录:无论是否重大,均需完整记录原因。
风险评估:判断是否影响受试者安全或数据有效性。
持续改进:通过培训和管理减少超窗发生。
若超窗频繁或涉及关键数据点,建议与伦理委员会和申办方协商后续措施(如方案修订或额外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