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临床试验合同(Clinical Trial Agreement, CTA) 签订过程中,需确保条款合法合规、权责清晰,并符合GCP(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及相关法规要求。
经费与支付
明确总预算、支付节点(如启动费、入组完成费、结题费)、税费承担方。
检查是否涵盖受试者补偿、SAE(严重不良事件)处理费用、保险费用等。
责任与义务
申办方(Sponsor):提供试验药物/器械、监查(CRA)、承担主要法律责任。
研究机构(Site):执行试验方案、保障受试者安全、数据真实性。
主要研究者(PI):负责试验实施、及时报告SAE。
知识产权与数据归属
明确试验数据所有权(通常归申办方,但研究机构可能有学术使用权)。
发表论文的署名权、审批准则(如申办方是否有权延迟发表)。
保密条款
保密范围、期限(通常持续至试验结束后5~10年),及违约责任。
保险与赔偿
申办方需为受试者购买临床试验责任险,并明确赔偿流程(如SAE处理)。
终止条款
提前终止的条件(如安全性问题、入组困难)、剩余经费处理方式。
符合 GCP、《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中国)、ICH-GCP(国际)等法规。
若涉及 人类遗传资源(如生物样本出口),需提前获批(中国需科技部审批)。
合同需与 伦理委员会批件 内容一致(如检查项目、受试者补偿等)。
约定争议解决方式(如协商、仲裁或诉讼)及适用法律(通常为机构所在地法律)。
临床试验合同通常为 多方协议,需以下代表签字并加盖公章:
申办方(Sponsor)
法定代表人 或 授权代表(需提供授权书)。
若委托CRO(合同研究组织),CRO需作为乙方签署,并明确责任范围。
研究机构(Hospital/Institution)
机构法人代表 或 机构办公室主任(需机构盖章)。
部分机构要求 机构伦理委员会 备案。
主要研究者(Principal Investigator, PI)
PI作为试验直接负责人,需签字确认职责(部分机构允许PI与机构代表联合签署)。
第三方(如适用)
CRO公司(若申办方外包监查职责)。
保险公司(如单独签署保险协议)。
合同归档:原件由机构、申办方各执一份,副本提交伦理委员会备案。
版本控制:任何修订需重新签署补充协议,并重新提交伦理审查(如涉及方案变更)。
签字人无授权:务必核实签字人身份(如要求提供法人授权书)。
条款模糊:避免使用“合理费用”“必要时”等模糊表述,需量化标准。
遗漏关键条款:如未约定数据所有权或SAE赔偿,可能导致后续纠纷。
建议在合同签署前,由 法务、机构办公室 和 PI 共同审核,必要时咨询专业CRO或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