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临床试验中,申办者(Sponsor)是发起、资助、组织并监督试验的核心责任方,其职责涵盖从试验设计到数据提交的全流程管理。以下是申办者的主要职责,依据国际规范(如ICH-GCP、FDA 21 CFR Part 312)和各国法规(如中国《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整理:
科学性与伦理性:
设计符合科学目的的试验方案,确保符合赫尔辛基宣言和GCP原则。
明确研究目标、入选/排除标准、给药方案、终点指标等。
文件准备:
编写研究者手册(IB)、临床试验方案(Protocol)、知情同意书(ICF)等关键文件。
伦理审查:
向伦理委员会(EC/IRB)提交试验材料,获取批准。
监管申报:
向药品监管部门(如FDA、NMPA)提交临床试验申请(IND/CTA),获批后启动试验。
持续报告:
及时提交方案修正、安全性报告(如SUSAR)、年度进展报告等。
资质评估:
选择具备专业资质和经验的研究者及研究中心,确保其符合GCP要求。
协议签署:
与研究者签订合同,明确双方职责(如数据记录、受试者保护等)。
资源提供:
提供试验药物、研究经费、必要的设备及培训。
生产与质量控制:
确保试验药物符合GMP标准,标签合规(如盲法要求)。
供应与分发:
建立药物供应链,记录运输、储存、回收和销毁流程。
稳定性与安全性:
监测药物稳定性,更新研究者手册中的安全性信息。
监查(Monitoring):
定期派监查员(CRA)核查试验执行情况,确保数据真实、合规(如SDV)。
风险管理:
制定风险管理计划,识别并降低试验风险(如安全性事件、方案偏离)。
数据管理:
建立数据收集系统,确保数据准确、完整(如EDC系统),组织数据审核(如盲态审核)。
知情同意:
确保研究者正确获取受试者知情同意(如弱势群体的特殊保护)。
安全性监测:
建立独立数据安全监查委员会(DSMB),定期评估安全性数据。
保险与赔偿:
为受试者提供试验相关的伤害补偿或保险。
统计分析:
指定统计分析师,制定统计分析计划(SAP),确保方法科学。
临床研究报告(CSR):
汇总试验结果,撰写符合监管要求的CSR。
结果公开:
在公共平台(如ClinicalTrials.gov)注册试验并公布结果(无论阳性或阴性)。
文件保存:
保留试验所有原始文件至法规要求期限(通常至少15年)。
接受稽查:
配合监管机构或第三方稽查,提供完整试验文档。
统一标准:
确保各中心执行同一方案,数据采集方法一致。
中心间沟通:
组织研究者会议,协调解决跨中心问题。
持续关注法规变化(如新修订的GCP),及时调整试验流程。
与CRO的分工:若委托CRO(合同研究组织)执行部分职责,申办者仍需对最终合规性负责。
与研究者的区别:研究者负责具体执行,申办者负责全局管理。
若申办者未履行职责,可能导致:
监管处罚(如暂停试验、罚款);
数据不被监管部门接受;
受试者伤害引发的法律诉讼。
申办者的角色是临床试验合规性与科学性的核心保障,需平衡科学目标、伦理要求和监管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