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试验的申办方(Sponsor)是负责发起、管理和监督试验的核心主体,其职责贯穿试验的全生命周期。以下是申办方的主要职责分阶段概述:
制定试验方案
设计科学合理的临床试验方案,明确研究目的、设计(如随机对照试验)、入选/排除标准、终点指标、样本量计算等。
确保方案符合伦理和监管要求(如ICH-GCP、FDA/NMPA等)。
选择合作方
委托CRO(合同研究组织)、实验室或数据管理中心等第三方机构,并监督其工作。
选择研究中心和研究者,评估其资质与能力。
法规与伦理审批
向监管机构(如FDA、EMA、NMPA)提交申请文件(如IND申请)。
确保伦理委员会(IRB/IEC)审查并批准试验方案、知情同意书等文件。
药物/器械管理
负责试验用药品/医疗器械的生产、包装、标签及质量控制。
确保供应链稳定,及时配送至各研究中心,并记录药物分发与回收。
合同与预算
与研究中心签订合同,明确责任分工、付款条款及知识产权归属。
制定试验预算,管理资金分配。
培训与启动
对研究者、协调员及监查员(CRA)进行方案、GCP及操作流程培训。
召开启动会(SIV),确保各中心理解试验要求。
监查与质量控制
定期进行现场监查(SDV)、远程监查或风险评估,确保数据真实性与合规性。
实施质量保证(QA)和稽查(Audit),发现问题后督促整改。
安全性管理
收集、评估和报告严重不良事件(SAE),及时向监管机构和伦理委员会通报风险。
设立独立数据安全监查委员会(DSMB),定期审查安全性数据。
数据管理
建立数据管理系统,确保数据采集、录入、清理及存储的准确性。
进行中期分析或盲态数据审核(如需要)。
关闭研究中心
完成最终监查,确保所有数据核查完毕,剩余试验药物回收或销毁。
签署中心关闭函,结清财务款项。
数据分析与报告
组织统计分析,撰写临床试验总结报告(CSR)。
向监管机构提交结果(如NDA、BLA申请),支持药品/器械上市审批。
结果公开与归档
在公共平台(如ClinicalTrials.gov)注册试验并公布结果。
长期保存试验文档(通常至少15年),以备核查。
风险管理:制定风险管理计划,应对潜在问题(如受试者招募困难、方案偏离)。
保险与赔偿:为受试者购买保险,覆盖试验相关伤害的赔偿。
跨地区协调:针对多国试验,确保符合当地法规和文化差异。
申办方需全程把控试验的科学性、合规性与安全性,协调多方资源,确保数据可靠并最终推动产品获批。其角色既是决策者,也是责任承担者,对试验成功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