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界的“双十定律”——一款新的药物从研发到上市,平均需要10年和10亿美元的投入。特别是最近十年间,伴随着全球医药行业“专利悬崖”期的到来,制药企业对外要面临仿制药的冲击,对内又缺乏足够的新品上市,再加上创新药研制的高投入、长周期和高风险,医药行业的格局也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传统大型药企不仅要投入高额的研发费用并承受失败的风险,还要寻求资本的支持,但资本的逐利性又要求其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在种种因素的共同推动下,合同研究组织(CRO,Contract Research Organization)应运而生。CRO企业以合同外包的形式为药企的药物研发提供专业化服务,其提供的外包服务几乎包含整个药物研发周期,为各大药企提供了专业便捷的服务,成为药企药物研发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CRO企业在国内发展时间较短,且行业内并购重组不断,在这种情况下,需要一个合理的估值来对CRO企业进行评估,一个合理的估值区间也可以为管理层和投资者提供一定程度的参考。基于此背景,本文选择CRO企业估值分析具体安排如下。第一是研究的背景意义部分,对为何研究CRO企业并对其进行估值做出铺垫,深入剖析各个学者的相关估值方法,然后加以总结;第二是估值理论与方法的研究,对市场上常用几种估值方法进行优劣分析;第三是针对CRO行业的发展及前景等做出全方位的分析,并根据CRO行业特点来选取适当的估值模型;第四是选取CRO行业的龙头企业药明康德作为本文案例进行研究,并通过对企业的深入分析为下文使用DCF模型预测奠定基础;第五是药明康德实证研究,使用DCF模型对其进行估值,并以PB法和人均市值法进行交叉验证,其结果显示运用DCF模型对CRO企业进行估值是有效的、合理的。其结论不仅能为管理者和投资者提供估值和投资参考,也能给同类企业使用DCF模型估值提供一定的参考经验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