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CP药房对临床试验项目的质控要点

作者:精驰医疗 来源:北京精驰 发布时间:2025/2/6 9:23:59


作为机构GCP药房人员,在临床试验项目启动前及整个试验过程中,需要特别关注试验药物的管理、存储、分发及记录等关键环节。


1. 试验药物接收与验收



核对药物信息:  

  • 确认接收的试验药物与运输单据一致(如药物名称、批号、数量、有效期、剂型)。  

  • 检查药物包装是否完整(如盲法包装是否密封,标签是否符合要求)。  


温度监控:  

  • 验证运输过程中的温度记录是否在预设范围内(如冷链药物是否全程2~8℃)。  

  • 立即处理温度异常情况(如隔离药物并联系申办方)。  


文件存档:  

保存药物运输单、签收记录、温度记录等文件,确保可追溯。


2. 试验药存储管理




存储条件合规性:  

  • 严格按照方案要求设置存储环境(如避光、温湿度控制)。  

  • 每日记录药房温湿度(使用校准过的监测设备),异常时及时处理。  


分区与标识:  

  • 试验药物需与其他药品分开放置,明确标识“仅限临床试验使用”。  

  • 不同批次药物分开放置,遵循“先进先出”原则。  


应急准备:  

  • 配备备用电源(如冰箱断电报警装置)、备用存储设备(如备用冰箱)。  

  • 制定温度失控应急预案(如转移药物至备用场所)。


3. 试验药物分发与回收



处方核对:  

  • 仅根据授权研究者的处方发放药物,核对受试者编号、药物剂量、用药时间。  

  • 盲法试验中严格避免非盲人员接触药物编码信息。  


用药记录:  

  • 记录药物发放时间、数量、批号、受试者信息,确保与CRF(病例报告表)一致。  

  • 回收剩余药物和空包装,核对数量并记录(如片剂需计数,液体需测量残留量)。  


紧急破盲:  

  • 熟悉紧急破盲流程,确保破盲工具(如信封、系统)可即时访问且未被误拆。  

  • 破盲后立即报告主要研究者(PI)和申办方。



4. 试验药物销毁与退回



过期或剩余药物:  

  • 定期检查药物有效期,及时隔离过期药物。  

  • 剩余药物需按方案要求销毁或退回申办方,留存销毁/退回记录(如时间、方式、监销人签字)。  


生物安全:  

处理药物废弃物时遵守生物安全规范(如细胞毒性药物需专用容器)。

5. 文件与记录管理



药物管理日志:  

  • 完整记录药物接收、存储、发放、回收、销毁的全流程,确保每一步可追溯。  

  • 使用受控表格(如《试验药物发放记录表》),避免手写涂改,必要时需签名并注明日期。  


版本控制:  

确保所有操作文件(如SOP、药物管理手册)为最新版本,旧版本及时归档或销毁。  

6. 盲法与随机化管理


盲态保持:  

  • 在双盲试验中,确保药物标签无破盲信息(如A/B药外观、包装一致)。  

  • 仅授权人员可接触随机编码表或系统。  


随机系统操作:  

熟悉随机化系统的操作流程(如IVRS/IWRS),测试系统在启动前的可用性。

7. 沟通与协作


与临床团队配合:  

  • 定期与研究者、CRC(临床协调员)沟通受试者用药情况(如用药延迟、剂量调整)。  

  •  及时反馈药物库存不足或异常(如药物破损、温度偏差)。  


监查与稽查准备:  

配合监查员(CRA)或稽查员检查药物管理记录,提前整理相关文件。

8. 培训与资质

GCP培训:  

确保所有药房人员完成GCP培训并取得证书,熟悉试验方案和药物管理SOP。  

方案专项培训:  

了解试验药物的特殊要求(如配置方法、输注速度、配伍禁忌)。

9. 风险管理与自查

定期自查:  

  • 每周检查药物库存、存储条件、记录完整性。  

  • 发现偏差(如记录缺失、温度超标)时立即纠正并记录根本原因。  


风险预案:  

制定药物短缺、设备故障等突发情况的应对措施(如紧急调药流程)。


10. 容易忽

批号记录:发放药物时需记录批号,以便溯源安全性事件(如某批次药物质量问题)。  

受试者用药教育:确保受试者清楚用药方法(如餐前/餐后、保存条件)。  

交叉试验管理:避免同一受试者同时参与多个试验的药物混淆。  

节假日安排:提前规划药物供应和人员值班,避免断药或记录中断。


GCP药房人员是试验药物管理的核心角色,需确保药物从接收到销毁的全流程合规、可追溯。重点关注存储条件、盲法维护、记录完整性和应急预案,同时与临床团队紧密协作,保障受试者安全和数据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