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新药临床试验就是当“小白鼠”吗?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24/5/24 9:08:44


欧洲大航海时代,水手船员长期在海上航行,身上总会出现红斑,轻轻一按就会破皮流血,后被人们称为“坏血病”。1747年5月20日,军医进行了“坏血病临床试验”,发现补充维生素C能够治疗坏血病,自此开创了现代临床试验的先河。为纪念这一历史性事件,每年的5月20日也因此被定为“国际临床试验日”。

今日,520国际临床试验日科普活动暨临床试验志愿者公益服务平台发布会在长沙举行,医院专家、行业学者、医药企业高管齐聚一堂,助力提升公众对临床试验的科学认知,共同为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在医学漫长的研究路上,临床试验是新药研发的必要环节,任何一个新药在正式应用之前,都需要经过临床试验来证实其安全性和有效性。临床试验是在病人或者健康的志愿者中进行药物或者医疗器械的系统性研究,为研究提供了必要的数据和信息,对于生命科学的创新发展意义重大。

中南大学湘雅药学院教授李晓晖介绍,随着生物医药行业的迅猛发展,临床研究对临床试验志愿者的需求日益增加。面对公众对该领域的认知不足的现状,此次活动通过广泛宣传、提供专业咨询与体验机会以及开发小程序平台等方式,增强公众对该行业和临床研究的支持和认识。

“我们采取了很多措施招募临床试验志愿者,但也面临一些瓶颈,大众对该行业的理解还不够深刻,或者说老百姓的接受程度和认知程度不够高,所以我们呼吁全社会更多地关注临床试验和志愿者群体。”李晓晖说。

“什么是临床试验?”“参与者就是小白鼠?”“你不去我不去,怎么推动医学发展呢?”……为更好地帮助大家答疑解惑,本次活动邀请临床试验志愿者代表和来自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湖南省人民医院、湖南省肿瘤医院、湖南省职业病防治院的临床试验专家共同交流。志愿者们分享参与临床试验的经历与心路历程,呼吁更多人投身于临床研究工作;专家们则从专业角度答疑解惑,提高公众对临床试验的认知度、认同感和认可性。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教授、湖南省药师协会会长欧阳冬生表示,在临床试验中,受试志愿者是探索新药物和医疗器械安全性和有效性不可或缺的一环,但受试者绝对不是“小白鼠”,不该被贴上这个标签。

其实,药物在用于人体试验之前,其实已完成了长达数年的理论研究和动物实验,已验证该药物具有一定安全性。但是药物在动物身上的反应与人体呈现得出的反应会有所差距,所以,临床试验就是一项医学研究最后的试药阶段,目的是确定一种新药或一项治疗方法的疗效与安全性以及存在的副作用,是为帮助医生找到改善、控制、治疗疾病最佳方法所进行的研究性工作。在这项研究中,受试者的权益和安全永远摆在第一位。

同时,并不是自身愿意就可以参加临床试验。个人意愿是参与临床试验的前提条件,但需要完成方案指定的检查检验,研究医生会对照入组标准和排除标准,对检验检查报告和身体状况进行严格的筛选和评估,符合条件才能参与。

如果志愿者想参加临床试验,可以到哪里获取信息?为了帮助志愿者更有效地获取药品招募信息,活动正式发布了和募君临床试验志愿者公益服务平台。平台集临床试验项目信息、药物与疾病科普和医学咨询于一体,将为临床试验志愿者提供更便捷和智能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