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医院成功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的临床试验资质备案后,意味着可以正式承接和开展药物、医疗器械或体外诊断试剂的临床试验。接下来,医院需要开展一系列工作以确保临床试验的顺利实施、合规管理和高质量完成。以下是关键的工作内容和步骤:
设立临床试验机构办公室(GCP办公室),明确职责分工(如机构主任、办公室主任、质量管理员、档案管理员等)。
成立独立的伦理委员会(如尚未建立),并确保其符合GCP和法规要求。
根据GCP和NMPA要求,制定覆盖临床试验全流程的SOP,包括:
项目管理SOP
伦理审查SOP
受试者招募与管理SOP
数据管理与质量控制SOP
严重不良事件(SAE)报告SOP
药物/器械管理SOP
文件存档SOP
组织研究者、研究护士、伦理委员会成员、机构管理人员等进行GCP培训,确保所有人员具备临床试验执行能力。
针对特定项目,进行方案专项培训。
与申办方(药企、CRO公司等)接洽,评估拟承接项目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重点考察:
试验方案是否符合伦理和法规要求
医院是否具备相应的受试者人群、设备和技术能力
研究团队是否有足够经验
与申办方签订临床试验合同,明确职责分工、经费预算、数据所有权等关键条款。
确保合同中包含受试者损害补偿和保险条款。
向医院伦理委员会提交研究方案、知情同意书(ICF)、研究者手册等文件。
伦理委员会审查通过后,方可启动试验。
制定招募计划(如通过门诊、广告、数据库筛选等)。
严格按照入选/排除标准筛选受试者,并确保知情同意过程合规。
研究者按方案要求进行访视、给药、样本采集、数据记录等。
研究护士或CRC(临床研究协调员)协助受试者管理、随访和数据收集。
设立专用药房或存储设施,确保试验药物/器械的接收、储存、发放、回收符合GCP要求。
记录药物使用情况,防止误用或丢失。
确保病例报告表(CRF)填写准确、完整,并及时录入电子数据采集系统(EDC)。
定期进行内部质控,核查数据一致性、完整性。
记录并报告不良事件(AE)和严重不良事件(SAE),按法规要求上报伦理委员会、申办方和药监局。
设立独立的数据安全监查委员会(DSMB)监督高风险试验。
完成数据清理、质疑解答,锁定数据库。
由统计团队或申办方进行统计分析。
研究者撰写临床试验总结报告(CSR),提交申办方和药监局(如为注册试验)。
整理试验相关文件(方案、ICF、CRF、监查报告、SAE报告等),按GCP要求存档至少5年(或更长时间,视法规而定)。
药监局可能对临床试验数据进行现场核查,医院需配合提供原始记录和文件。
定期回顾已完成项目,优化SOP和管理流程,提高临床试验质量。
与更多药企、CRO公司建立长期合作,承接更多高质量临床试验。
申请加入国家临床研究基地或专科联盟,提升机构影响力。
鼓励医生参与临床试验,提升科研能力,培养一批经验丰富的研究者团队。
获得临床试验资质只是第一步,后续的项目管理、受试者保护、数据质量和合规性才是关键。医院需建立完善的GCP管理体系,确保临床试验的科学性、伦理合规性和数据可靠性。
如需临床试验管理咨询、SOP制定、人员培训或项目合作,欢迎联系,我们将提供专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