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研究人员登记表?——医院临床试验必备文件解析

作者:精驰医疗 来源:北京精驰医疗 发布时间:2025/4/25 9:31:23


在药物或医疗器械临床试验中,研究人员登记表(Study Personnel Log)是一份关键文件,用于记录所有参与试验的医务人员及其职责。它是临床试验机构(如医院)和申办方(药企或CRO公司)管理研究团队的重要工具,也是监管检查的必查内容。


一、研究人员登记表的作用

  1. 明确责任分工

    • 记录谁负责哪些工作(如知情同意、用药管理、数据录入等),避免职责不清。

  2. 确保资质合规

    • 所有参与试验的人员(医生、护士、药师等)必须符合GCP(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要求,登记表可证明其资质。

  3. 便于监管检查

    • 药监部门(如NMPA、FDA)或第三方稽查时,可通过登记表快速核查研究团队的合规性。

  4. 跟踪人员变动

    • 如果中途有人员调整(如护士离职),需更新登记表并记录交接情况。


二、登记表包含哪些信息?

通常包括以下内容(不同机构或申办方可能有细微差异):

项目 示例
姓名 张三
职务/角色 主要研究者(PI)、研究护士、药剂师
专业资质 医师执业证号、GCP培训证书编号
在试验中的具体职责 受试者筛选、知情同意、用药管理
签名及签名样本(留档) 手写或电子签名(用于核对CRF等文件)
参与时间段 2024年1月1日-2025年12月31日


三、为什么医院必须重视这份文件?

  1. 法规要求

    • 中国《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GCP)明确规定,研究者需确保所有试验人员具备相应资质并记录在案。

  2. 避免稽查发现问题

    • 如果监管检查时发现某人员未登记或资质不全,可能导致数据不被认可,甚至整个研究中心被处罚。

  3. 保障试验质量

    • 清晰的职责分工能减少操作错误(如漏记数据、错误用药)。


四、常见问题解答

Q1:哪些人需要登记?

  • 直接参与试验的人员:如PI、Sub-I(副研究者)、研究护士、CRC(临床研究协调员)、药剂师等。

  • 间接支持但接触试验数据/样本的人员:如实验室检测员、数据录入员(需视申办方要求而定)。

Q2:如何管理登记表?

  • 动态更新:人员变动时(如新增或退出)需及时更新,并由机构办公室或PI签字确认。

  • 存档备查:纸质或电子版均需保存至试验结束后至少5年(根据GCP要求)。

Q3:与“授权分工表(Delegation Log)”有什么区别?

  • 研究人员登记表:记录所有参与人员及其资质。

  • 授权分工表:仅针对关键操作(如知情同意、疗效评估)明确具体授权人,通常更详细。
    (注:部分医院可能将两者合并为一份文件。)


五、总结

研究人员登记表是临床试验的“人员档案”,帮助医院和申办方合规管理团队、明确责任、应对检查。作为研究机构,应确保:

  1. 登记完整:不遗漏任何参与人员。

  2. 及时更新:人员变动时同步调整。

  3. 长期存档:避免因文件缺失影响试验数据认可度。

通过规范管理,医院不仅能提升临床试验质量,还能在行业监管中树立良好信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