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试验是新药、医疗器械或新疗法获批上市前,在人体进行的安全性、有效性评价的关键环节。为确保试验数据的科学性、真实性及受试者的权益与安全,整个试验过程会受到严格、多层次的监督与检查。这些检查是保障临床研究质量的基石。
通常而言,对一项临床试验的检查主要来自以下三个层面:
1. 申办方/CRO(临床试验发起方/合同研究组织)监查
这是最常见、最频繁的检查形式。
目的:确保临床试验的执行严格遵循研究方案、标准操作规程(SOP)以及《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GCP)等法规。
执行者:由申办方或其委托的CRO派遣的临床监查员(CRA) 进行。
内容:
中心筛选与启动访视:评估医院/研究中心是否具备承接试验的资质与条件。
常规监查访视:定期到访研究中心,核对病例报告表(CRF) 与原始医疗记录(源数据)的一致性,确保数据准确、完整。
药品管理核查:检查试验用药品的储存、分发、回收记录是否符合规定。
安全性信息核查:确保所有不良事件(AE)和严重不良事件(SAE)被及时、准确地记录和报告。
关闭中心访视:在试验结束后,确保所有文件收集齐全,数据疑问被解决,中心关闭。
2. 独立第三方稽查
目的:对临床试验的实施过程和数据进行独立的、系统的审查,以评价试验的依从性和数据质量。稽查不同于监查,它不直接隶属于项目团队,独立性更强。
执行者:申办方内部的独立质量保证部门或聘请的第三方稽查公司。
内容:稽查范围更广、更深,会针对流程、系统或特定数据进行抽样审查,以发现系统性误差或风险,并为迎接监管机构检查做准备。
3. 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视察
这是最高级别、最具权威性的检查,具有强制性。
目的:从政府监管层面,确认临床试验数据的真实性、可靠性和完整性,保护受试者权益,并作为最终审批产品上市的依据。
执行者: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及其下属的核查中心(CFDI)。此外,省级药监部门也可能开展日常监督检查。
类型:
常规视察:对正在开展或已完成的研究项目进行抽查。
有因视察:在接到举报、或发现数据存在重大疑问、或发生重大安全性事件时,进行的针对性突击检查。
数据核查:针对药品注册申请,对支持申报的关键临床试验数据进行现场核查,这是产品上市前最关键的一环。
结果:视察结果分为“通过”、“要求整改后通过”或“不通过”。严重不合规的试验数据将不被接受,可能导致产品注册申请被拒绝,并对相关研究机构和研究者采取处罚措施。
医院或研究机构若想承接临床试验,首要前提是必须在国家监管体系内完成资质备案,获得“临床试验机构”的合法身份。这是接受上述所有检查的“入场券”。
根据中国NMPA的最新规定,医疗机构开展临床试验需实行备案管理。医院需自行评估其具备以下条件后,在“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备案管理信息平台”进行备案:
具备医疗机构执业资格。
设立独立的伦理委员会,并能规范开展伦理审查工作。
拥有满足临床试验需求的专业科室、专业团队及研究人员,主要研究者(PI)必须具备相应资质和能力。
具备与开展临床试验相适应的诊疗设备、设施和急救支持条件。
建立完善的临床试验管理制度和标准操作规程(SOPs)。
配备临床试验专用的药房、档案室等。
如需备案临床试验资质,可以联系我
如果您所在的医院或机构正在规划或准备临床试验资质备案,但对政策流程、制度体系建设(SOP)、人员GCP培训、硬件准备或迎检准备存在疑问,我们的专业团队可以为您提供全面的咨询与技术支持服务。我们熟悉NMPA的备案要求与核查要点,能协助您高效、合规地完成资质建设,为承接高质量的临床试验项目打下坚实基础。
请联系我们,获取专属的解决方案。